【观察】中卫新星火箭级上升下降,“南门”废弃长短型微型

球队需要年轻血液,这是激情、灵气和能量的代名词。但俗话说得好,陈放年度越长的“老酒”,口感才越香醇。可是在英格兰队身上,即便有老有新,二者似乎都无法成为破解困局的答案。困在哪里?小组赛两轮结束,球队还未尝败局,甚至都是首开纪录的一方。然而作为身价最高、星味最浓的队伍,球队拥趸和本土媒体,肯定会更向往一种两全其美的结果——比赛踢得漂亮,结果也圆满。

索斯盖特显然搞砸了:刚愎自用的情形下,场面愈发乏善可陈,并且所有人都仿佛执行着与自己长处相悖的职能。在三狮军团担纲先发的中卫格伊,一定会对这种怪诞现象感同身受,毕竟他的入围上位和现状,其实早就昭示着“南门时代”末期的这种荒谬感。

笔者头一次听到格伊的名字,是在2年前的温布利。英格兰与科特迪瓦交手的友谊赛中,身旁见多识广的本土球迷向我介绍着名单。南门彼时酷爱“广撒网”、甚至做些实验,因此,这位拥趸十分期望这名出道自切尔西,彼时在水晶宫已经站稳脚跟的新锐中卫亮相。那场比赛,格伊并未遂他的愿,上场面对自己的故土(出生于科特迪瓦的阿比让),好在4天前,他已经作为左中卫完成了成年队首秀,这足够给大众、乃至索斯盖特自己留下些许印象。

格伊的蹿升速度随后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,某种意义上,甚至比今夜主力框架中的绝大部分人的“进步”都要显著。赖斯、萨卡们都是自2020欧洲杯后循序渐进锁定主力;碍于年龄和同位置的竞争力,贝林厄姆与亚历山大-阿诺德甚至在不到两年前的卡塔尔世界杯,才逐步进入主力框架。

只有格伊,是在仅仅经历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友谊赛和欧国联锻炼后,一跃成为首发队员的,经验老道的马圭尔无法在和他的竞争中占得上风。毋宁说,是格伊出挑的特点,更为符合眼下英格兰的需求。

他的身高只有1.82米,普遍印象中,身形较小的中卫,更多会在防线担任阻截中卫,卡纳瓦罗就是其中的翘楚。但格伊却是个异类,场均抢断将将过1、拦截仅有0.72的同时,解围数却高达3.52次。

显然,格伊是教练口中用头脑踢球的队员,利用预判来作为拖后的扫荡者。况且,没有任何主帅会不钟爱脚下技术扎实的定海神针:本赛季逾2000分钟的出场时间内,格伊的传球成功率高达87%,同时25次出场中,仅仅2次染黄。

上述铺垫和介绍,恐怕只会加剧观众的不解:他似乎并没那么出色?只结合今晚的情境,不妨换个问法:为何格伊的短板屡次暴露在丹麦的面前?诚然,球队的信心被尤尔曼的世界波击碎后,他在上半时用两记即时的封堵稳定住了军心,也曾在后场断球后,有过极为精彩的向前出球,但英格兰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危机,同样源自于他。

北欧的冲吊风格使得格伊慢慢力不从心,对落点的判断失误,致使入替的波尔森切入里线,好在格伊出于本能的倒地铲抢,提前拦下了以速度见长的丹麦人。这不是他唯一一次将功补过:5分钟后,对手的步步紧逼和周遭队友散漫的接应位置,最终让他忙中出错。断下皮球的亚历山大·巴长驱直入,然而电光火石间的调整,传中就遭到了铲断,功臣正是此前失误、落后两个身位的格伊。当然,这次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阻截,其实更需要感谢丹麦边卫的犹豫。

实际上,格伊只是作为一个缩影和典例,将如今南门治下英格兰队员的困境——场上角色与自身长处的冲突,以最露骨的方式呈现了出来。格伊匮乏的国字号经历放大了这种缺陷,但没人能幸免于这类难题。凯恩的回撤组织为何被束之高阁?福登怎么依旧找不到在左翼的灵感?赖斯莫非只安于扫荡者的角色?人们不断发出诘问,球员的单体发挥和舒适度,在这一刻的优先级似乎超越了成绩本身。


而索斯盖特赛前“用屏蔽社媒消息减压”的言论,则让事情的性质变得讽刺起来。似乎舆论场制造怎样的轩然大波,都很难影响“南门”的决策。英格兰在组内的分数尚可,球队阵容所保证的下限,是索斯盖特为数不多的遮羞布。不过,这只会让最终风暴来临时产生更强大的破坏力。

对于格伊而言,潜在的变数未必是坏事,这意味着他和其他青年才俊未来将有机会在国家队领域扬长避短,无须耽搁更长的大赛周期在替补席、抑或交学费上。至少不必像今晚,踢出让自己难堪的足球。

相关阅读:

【在博兰欧洲锦标赛上,二流意大利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被淘汰出原来的状态?】

  • 英超
  • 格伊
  • 索斯盖特
  • 英格兰队
  • 丹麦队
  • 2024欧洲杯
  • 水晶宫
  • 推荐
  • 热门